11月28日清晨,东城区无业人员丁伟欲从灯市口一幢11层塔楼的楼顶跳下未果,引起了市民、警方和众多媒体的关注。记者在一些报道中发现,丁伟在走向楼顶的几个月前即有异常表现:与居委会大妈开玩笑讲,“赶明儿我热了就搬你家的空调”,被“人家的空调若丢了准是你干的”的玩笑话应对以后,他三番五次到居委会解释自己“不会偷东西,也不是那种人”。但这种“格外的认真”并没有引起他周围人的关注。如果丁伟是你所在社区的居民,他会不会走上决心跳楼自杀这一绝路呢?记者带着这一问题走访了宣武区白纸坊街道信建里家委会主任杨宝安。
52岁的杨大妈自信地说:“丁伟若在我们社区,肯定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据她介绍,宣武区从1990年开始筹建社区三级精神卫生管理网络,1996年进行社区精神卫生“预康”工程探索,今年11月正式全面启动“预康”工程。居(家)委会的6个主任都接受过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一年好几次。社区医生还定时为她们发教材,看录像带。看过教材,记者不禁吃了一惊,大妈们学习的竟是一位瑞典精神疾病专家的中文译著。“录像带上说得更好,全是专家呢!”杨大妈自豪地说。“无论是精神异常的人,还是精神病人,在我们这儿都能做到有人管,家长、邻居、楼门长、居委会,谁知道了都有义务帮他们一把。”
杨大妈所在的家委会就有过类似丁伟的一个居民,由于下岗后心理负担过大,精神恍惚,眼神发直。邻居们看到了马上通报给楼门组长,楼门组长迅速告知居委会,大妈们立即和社区医生一起上门家访了解实情,为他做心理指导,又千方百计为他重新找了一份新工作。杨大妈说起精神康复很是内行,“精神病人康复以后最终要走向社会,还得我们负责管理。”她把这项繁杂的“预康”工程第三级网络系统工程总结成12个字——“帮一帮,扶一扶,拉一拉,带一带”。内涵是帮困扶贫,广开渠道为精神残疾人推荐工作,安排工作。“帮这样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要不然一住院钱可就花海了去了。”
居委会主任如此推崇“预康”工程,不禁令记者又来到这一工程的枢纽——宣武区精神病院。副院长张雨香先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一位妇女因夫妻吵架想不开,通过“114”查到宣武区精神病医院的号码,打来电话表示要自杀,张院长恰巧因加班接到这个电话,她不紧不慢地对病人讲,“听医生的话,做深呼吸,从窗边走到床边,再做深呼吸”,随后又指导病人在家中找药服下,躺在床上,重新做深呼吸。而后张院长告诉病人,若20分钟静不下来再请医生上门时却遭到了拒绝,只得建议病人明日来门诊就医。“第二天她果真来了,我真高兴。”张院长激动地说,“此类因突发事件造成心因性反应的病人急需关心和帮助,但北京还没有专门一条精神类疾病求助热线。其实丁伟怀疑自己有罪是明显的‘罪恶妄想症’,在精神科临床上较为常见,完全可以得到早期的干预和治疗。”
获得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的社区精神卫生“预康”工程在创建具有高水平治疗、防复发、康复功能的开放式的精神卫生“预康”中心的同时,更注重提高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水平,改建精神病防治网,逐步普及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推行先进的治疗康复手段。张院长最后提醒广大市民,当发现身边的亲属和朋友有异常表现,千万要动员他去医院进行心理咨询,此举如果行不通,就要立即通知居(家)委会的负责人或管片民警,大家一起想办法,为心理障碍的人提供咨询、心理调适、宣泄的环境,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